第112章 大清的条件_家父道光帝
奥读小说网 > 家父道光帝 > 第112章 大清的条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2章 大清的条件

  一连十几次的请求觐见皇帝,都被无情的拒绝了。

  如今的大英帝国使者威豪尔先生,心情那是相当的郁闷。

  本来自己的祖国,极为擅长的那霸道一套,竟然被这个大清国给全然学了去。

  这个向来自诩文明谦让的东方古国,也彻底的撕下了那斯文的面孔,变得狰狞可怖起来。

  先是派兵5万人,在驻印渡大臣婆瑞的指导下,先后扶植起来好几个邦的独立。(印渡和漂亮国一样,是联邦制国家,前者说白了,就是一个个散装的部落,拼装而成的国家,所谓的邦,相当于咱们的省)

  在婆瑞的多年研究下发现,这个神奇的阿三国度,每个邦(省份)相互之间都非常的敌视和提防。

  甚至可以说是沟壑日深,矛盾和冲突也日益频繁。

  每个邦都有着各自的风俗和规矩,甚至是宗教方面的信仰。

  不像中土大地,更没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秦始皇那样书同文车同轨的伟大人物,对全国的统一事业做出了莫大贡献。

  (除了中囯,不论是印渡还是欧洲亦或是漂亮国,他们的文化认同里,就没有统一的基因和可能)

  但如此来倒也方便了婆瑞的分割操作,很是轻而易举的便把好几个邦的部落首领,给轻易收买了。

  并且给予武力扶持,鼓励他们脱离英国佬的控制殖民,但凡是愿意倒向大清的,给钱的给钱,给援助的给援助。

  这样的政策之下,很快便收复了大量的省邦来投靠。

  这些每个邦的部落首领,都妄想着获取更大的权势,争取夺得更多的土地。

  这样的背景下,他们与婆瑞便一拍即合,很快便搞到了一起。

  控制东北几个邦之后,婆瑞便和僧格林沁一起,直接与英军展开了激烈的遭遇战。

  由英军和印渡士兵组成的7万英军,在僧格林沁率领的5万铁道兵强攻之下。

  一连丢失了好几个城市。

  颜面大失的英军哪里肯服输,毕竟印度这块地盘是他们非常重视的一块殖民地之一,也是大英帝国辖下面积非常大的一块殖民地。

  怎能容许他有任何闪失?

  东印渡公司毫不犹豫的便增兵数万,汇合之前的5万多残军,总共12万人,再次向扩张中的清军发动强攻。

  这一次僧格林沁学了个乖。

  假装不敌的虚晃一枪,便匆匆的撤退到一片开阔的埋伏圈内。

  英军不知是计,还以为在自己的勇猛冲锋之下,已经快要打的大清士兵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了。

  便在冲锋之中,一头扎进了这个早就预设好的埋伏圈。

  眼见十余万敌军全部就位。(10多万人其实没多少,参见韩囯梨丨泰院事件)

  僧格林沁毫不犹豫的朝天开始放枪,一声烟花枪响后。(信号枪原型)

  埋伏在4周的机关枪阵,便齐齐开始怒吼起来。

  总共10余挺机关枪,便向这些一脸懵懂的英军,展露他恐怖的威力。

  尤其是靠外围的英军,只听的周围到处是子弹的哒哒哒射击声音。

  紧接着身体便像是受到重击一般,一茬一茬又一茬的倒在了血泊之中。

  十几万英军死的死,伤的伤,瞬间便损失惨重。

  甚至有许多不是被子弹射翻在地的,而是混乱之中相互踩踏死的。

  这个震撼人心的消息,传回英国之后,差点闹得举国大乱。

  整个英国的国会和女王陛下,都开始焦头烂额不已。

  很显然,大清重新崛起的趋势,已经势不可挡。即便是贵为日不落帝国的大英

  国,也无法遏制对方的崛起趋势。

  刚刚发生在印渡战场上10多万大军全军覆没,就是最好的例证。

  一前一后,两次出兵,每次出兵7万,共计14万人,虽然说印渡籍士兵占了6~7成,可也有好几万英军死在了这一场战役之中。

  整个战役几乎呈现了一边倒的大屠杀模式。

  据说英军崩溃之时,曾经尝试过举手投降,并且高声地向对方喊话。

  但是大清的统帅僧格林沁,以听不懂英语为由,下令拒绝对方的投降,继续无情的让机枪开始扫射,直到将所有敌人杀光。

  甚至还安排步枪兵,一个个的甩好刺刀之后,在打扫战场过程之中,那些没死的人还要求补上一刀。

  这样的狠辣态度,立即让英国各个层面的百姓和贵族,都愤怒不已。

  纷纷叫嚣着要严惩大清。

  英国国会上,维多利亚女王双手轻轻的抬了抬,又往下压了压。示意大家噤声,然后一脸悲痛的说道:

  "累腚门按倒僵尸们(Ldeslen),很不幸要告诉大家这么一个悲痛的消息,我们大英帝国的10多万大军,在印渡战场上,已经遭到了全军覆没。这些可恶的清军,连投降都不曾接受,还说什么他们听不懂英语。

  无情的,将咱们准备投降的将士们全部杀害。我知道,大家都很悲痛和愤怒。

  都想着要去惩罚这个万恶的大清,可眼下的局势已经表明,我们伟大的日不落帝国,已经遇上了更强大的对手。这是我们从来未曾遇到过的挑战和强劲对手。

  甚至目前我们还找不到,遏制和解决他们的方法。

  我知道我接下来说的话,你们可能会愤怒甚至是失望。但这些问题我们偏偏不得不去面对。

  我想说的是,我们接下来是不是要对大清进行议和?毕竟我们现在的实力不足以招惹他们,更不足以向他们展开全面宣战。

  我知道很多海外的殖民地,是经过大家努力的打拼才挣下来的,要轻易的说丢弃,那简直太难了,也非常的伤害他们感情了。

  可是我们如果执意要和他们斗争,大清的版图之大,我们都应该知道,那是一个庞然大物,而且是一个非常团结和好战的国家。

  和他们斗下去,我们是耗不起的,也是会非常危险的。

  但我想说的是,我们却不得不考虑一下,是否和他们进行议和。

  "我赞成议和,我们是要挣钱,而不是让士兵去前线消耗。

  "我也赞成,我们在大清的干涉下,已经不是第1次失败了,这足以证明,我们距离他们的实力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。

  "我也赞成,与其和他们继续斗争下去,损害我们大英帝国的实力,还不如和他们尽量交好,让世界上的最强大的两个国家,来瓜分全球的最大利益。我觉得还是可行的。

  毕竟两个强大的国家,交好之后。说不定还可以形成资源互补,然后共同掌控世界,让所有不肯低头的人,都乖乖跪下求饶。

  赞成的人很多,可强烈反对的也不少。

  "那我们前前后后,接近20万大军覆灭,这笔血债,我们就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了吗?

  "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牺牲的士兵,我们不能忘记这些屈辱,如果选择议和的话,那是对前线士兵的最大侮辱。

  "为什么要低声下气的议和?我们可是日不落的大英帝国,为什么要委曲求全?

  "我坚决表示反对,谁敢说议和,谁就是我日不落大英帝国的共同敌人!

  (巴拉巴拉巴拉一大堆)

  嗯,眼见双方争执不下,

  维多利亚女王倒也是一个杀伐果断的狠绝之辈,直接二话不说,便让国会众多议员开始投票。

  不错,赞成票以11票的胜出优势,堪堪通过决议。

  议和的提议,得到了胜利通过。

  紧接下来就是,以最快的方式,通知驻联合国大使威豪尔先生。

  但问题也来了,既然要议和,肯定不能只是光嘴巴说说。

  毕竟大清来势汹汹,5万大军的强劲之旅,已经兵发印渡。

  并且已经控制了相当大的一块地盘,几乎占据了整个地区的1/5。

  如此大的势力,由不得英国方面不重视。

  更何况,为了让清军更痛快的,答应对南越进行出兵援助。

  如今的南越,更是在沿海划出了好几个城镇,以租借的方式,划给了大清帝国。

  大清也毫不含糊,直接便在那几个城镇,布置成了一个个的军事据点,来作为他们的海外基地。

  虽然说海外基地目前还不是很多,但拥有海外基地,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,已经初步的具备了强烈的扩张特性。

  并且大清还可以借着南越的这几个军事基地,随时对东印渡公司发出猛烈的攻击和侵略。

  面对如此诡异而又陌生的局势,以及清军展现出来的那一系列强大武器。

  维多利亚女王,不得不考虑一下,是否与对方进行接触和议和?

  但以什么样的代价,才能让清军尽可能的尽快答应议和呢?

  国会众多大臣纷纷开始争议起来。

  有的说,把一些并不重要的殖民地,割让几座城市给他。

  也有的说,不如每年给一小笔钱,就当是给大清交学费了,这样他们准能答应。当然了,这个钱一定要让各个殖民地来出,日不落大英帝国,是说什么也不能给这样的钱的,毕竟太过屈辱。

  还有的说,中土的王朝,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一个恶习,那就是,他们的皇帝都会娶上三妻六妾,七十二嫔妃,整个后宫佳丽多达上万人。新

  这说明大清的皇帝,一定是非常好色的。

  不如我们献上几个有西方风格的美女,到时候还不是让他们屁颠屁颠的求着让我们答应议和?

  还有的说的更离谱,直接提议,每年上贡给大清,一定数量的***,以作为议和礼物。

  听着这些乱七八糟的建议,维多利亚女王,瞬间感觉到自己的诺大帝国,还真没几个靠谱的人才,尤其是国际外交型的。

  远在联合国天津总部的英国大使威豪尔先生,在日益煎熬之中。

  总算是等来了东印渡战场上,惨烈的战况和结果。

  以及英国维多利亚女王,寄过来的一封紧急国书。

  里面没有过多的废话和客套话。

  简单介绍了一下,印渡战场上,14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惨况,以及英国国会通过了议和的提议。

  要求驻联合国天津总部,英国大使威豪尔。

  不惜一切代价的促进此次议和。

  毕竟如今的大英帝国,已经经不起这么多的兵力损耗了,海外的扩张形式让他们受到了极大的阻碍,甚至是下滑。

  这是国会所不能容忍的,也是维多利亚女王所不能接受的。

  而如此一来,作为英国外交大使威豪尔先生,肩上的担子就显得更加重了。

  威豪尔也压根不敢耽误,立即赶往圆明园求见皇帝奕纬,希望能够得到大清皇帝的接见。

  只是不知为何,这大清皇帝还是和往常一般,对英国大使的接见请求一概不理,仿佛就像是装起了聋哑人一般。

  前前后后10多次的请求,都被无形的忽视了。

  英国大使威豪尔,毫不犹豫地往地上一跪,学着大清国大臣的礼节,恭恭敬敬的便跪在了圆明园外。

  一跪就是好几天。

  仿佛当年英国大使,请求面见乾隆皇帝的时候,那种打死也不肯下跪的高傲态度,现在也变得分文不值一般。

  静静的听着满清第一巴图鲁,瓜尔佳·代善的汇报。

  太上皇道光一脸惬意的,看着自己脚底下放着的一个塑料脚盆。

  脚盆里有好几根侍卫门抓来的鱼。

  悠闲的拿着一根鱼竿,道光对自己的钓鱼心得非常满意。

  一旁的皇帝奕纬连忙夸赞:"多日不见,阿玛的钓鱼技术大有增益啊。

  望着儿子奕纬,道光悠哉悠哉的开了口:

  "皇帝呀,你究竟这心里头打的什么算盘?一直晾了,英国英国大使威豪尔这么多天了。

  皇帝奕纬将道光钓出来的鱼,轻手轻脚放入盆子里,一脸满不在乎的说道:

  "当年英国的大使,面见乾隆爷的时候,说什么也不肯跪,即便是拒绝见乾隆爷,他们也不肯弯下那高贵的膝盖,可如今他们竟然毫不犹豫的跪下了。

  这就说明,他们已经急了,而且是非常急,

  既然如此他们的议和,我们就可以好好的敲一笔竹杠。

  太上皇道光满意的点了点头,轻轻的拍了拍儿子肩膀,忽然心血来潮的惊喜说道:

  "之前,阿玛不是说过吗?

  让英国女王嫁给朕为妃,英国变属囯,可止兵否?

  看来如今,是时候……堂堂正正的提出这个要求了。

  听着道光没头没脑的,这种天真话语。

  皇帝奕纬双手下意识的便轻轻一滑,吓得他,刚捉到的一条鱼便掉在了地上……

  满脸不可置信的,望着眼前的道光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aodu9.cc。奥读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aodu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